“运动对我来说太有意义了。”天津的小宇曾经体重200多斤,戴着厚厚的眼镜片。他几次参加减肥训练营,从最初的想逃跑,到后来主动要加入——小宇的体重下降了,更养成了健身习惯,改变了生活方式。如今20岁的他阳光帅气,去年还第一次跑完了全程马拉松。  解决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乃至全社会观念的转变和行动的蜕变。当“每天锻炼一小时”不再依靠动员,而是内化为孩子的自觉行为,儿童青少年体质提升就不再是难题。  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  为遏制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趋势,与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相关的文件近年来密集出台,政策不断细化完善:把青少年健康和学校体育纳入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体育、教育、卫生等部门和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健康教育。  当前,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但从健康理念到健康行为,均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很多家长的健身观念被唤醒,但缺乏科学锻炼的知识储备,给不了孩子更多有益帮助。”在武汉体育学院教授柳鸣毅看来,要营造全民健身的氛围,健康素养的培训和宣传应该全方位、持续化。  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被视为未来发力的重点。“健康教育不应只体现在体育课上,而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围绕促进学生塑造健康生活习惯来构建。”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钟秉枢坦言,不妨让孩子们多“玩一玩”,用运动为身体保驾护航。  家校配合以保证儿童青少年足量运动、合理营养,对孩子体质提升至关重要  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是亿万家庭的牵挂。让孩子“动起来”,家长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孩子一旦培养出体育兴趣和习惯,也会带动整个家庭一起享受运动的快乐。  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家庭体育作业要求“121”,即一个孩子带动两个家长完成一项家庭运动。该校校长芦咏莉说:“我们的调查显示,家长在陪伴运动上投入得越多,对孩子生活习惯、情绪调节、团队意识等的积极影响越明显。”  针对儿童青少年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家校通过协同配合可以起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的效果。武汉市为所有中小学配置智能视力监测设备,并及时向家长反馈监测数据,对孩子用眼环境、习惯等做出针对性指导,以延缓近视的发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认为,尤其在小学阶段,家校配合以保证儿童青少年足量运动、合理营养,对孩子体质提升至关重要。  在体教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在优质教练互通、打造高水平竞赛平台、体育场地器材共享等方面展开合作。学校敞开大门,携手社会化俱乐部,为青少年提供更专业科学的培训。这些举措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了更多路径。  吴键认为:“社会俱乐部可以在两个方面发力,一是解决体质弱的孩子面对的问题,二是满足有天赋的孩子提升专项技术水平的需求。”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新世界实验小学开设冰上体育课3年来,已经在校内组织了3个梯队、共计60人的花滑队列滑校队和20人的冰球校队。该校通过与飞扬冰上运动中心的合作,全校孩子都能在冰雪运动中享受乐趣、学习技能。飞扬冰上运动中心教学主管孙培培说:“俱乐部组织校队的选拔和训练,学校积极推广,家长密切配合,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合作模式。”  社区体育可以为学校体育提供补充,帮助儿童青少年完成健康成长“必修课”  下午放学时,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的场地里,小冠军俱乐部体育公益项目的足球和篮球培训正在火热进行。这项2014年开启的社区体育公益计划让孩子们在校外找到一片运动乐土。  从理想的模式看,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构成孩子日常锻炼的3个维度。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八成以上家庭的孩子在放学后缺乏户外锻炼。“社区儿童青少年基础体育设施、空间和服务的缺乏,会让孩子减少或失去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呼吁,社区要从软硬件上搭建起可以伴随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运动环境。  冠军基金秘书长孙小峰表示,冠军基金将在社区为家长开展儿童运动能力指导师的培训,让家长成为志愿者的主体,实现社区体育活动的自循环。社区提供场地和资金,体育公益组织负责活动策划执行,志愿者负责专业培训,受益的是在社区居住和上学的所有孩子。  社区体育可以为学校体育提供补充,帮助儿童青少年完成健康成长“必修课”。据介绍,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将体质促进项目送到社区,带动了数千名居民主动健身;近日组织的青少年体质促进项目挑战赛,吸引了23所学校、43支代表队参加;通过平衡前进、5米折返跑等趣味比赛,孩子们挥洒汗水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  “体育不仅是对身心的塑造,更是对人格的塑造。让运动陪伴一生,受益的不仅是个人,更是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科学健身与健康促进研究中心主任徐建方说,提升儿童青少年体质,需要全社会持续努力。
作者macyoyo 日期2024-02-18 浏览量638
图片
身心健康,最好的礼物——让运动陪伴孩子成长(中)  每天早上一到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冲向操场,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几年前,该校校长芦咏莉在全校推行“零点体育”活动,产生的“化学反应”令人欣喜:从2017年到2019年,全校学生体质监测优秀率提升超过10%,新发近视控制方面也效果显著。  随着人们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越发重视,如今在教育领域,“健康第一”成为新的关键词,相关话题总能引发广泛关注。如何防控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想办法、开处方、寻解药。  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提高体育在教育评估体系中的权重  本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已是自1985年以来的第八次。调研针对6—22周岁在校生,检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20多项指标。“从学段看,初中阶段学生身体机能、体能素质增强明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说。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学生体质达标测试合格率为91.91%,优良率为30.57%。“有些指标回升得比较高、比较快。”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车纯说,从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工作中可以了解到,中小学学生整体优良率能达到40%左右。  这些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的改进和加强。目前,学校体育领域已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评价、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等评价制度和手段。“阳光体育”“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等主题活动也在持续推进。教育部多次要求,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从效果看,体育考试等刚性手段“杠杆”作用最为明显。“体质监测、中考体育等手段确实能起到督促儿童青少年锻炼的作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江华坦言,但也要注意,不能只围绕测试项目让学生反复练习,而是要让孩子真正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政策的落实需要配套的具体举措。”武汉体育学院教授柳鸣毅建议,可以出台有关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的操作指南,以科普手册的形式让家长和孩子掌握。在江华看来,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重在扭转“重智轻体”的观念,提高体育在教育评估体系中的权重,“学生体质监测带来的不只是数据变化,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变化、体系的变化。”  营造孩子放学回家后的运动氛围,让体育变成家庭的传统、家人的相处方式  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各种问题的形成,除了少数遗传因素外,大部分要归咎于后天不良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动起来”说来容易,但要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关键看学校、家长以及社会提供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和运动氛围。  学生的绝大多数时间在学校度过,校园体育是孩子们增强身体素质、培养运动习惯的重要一环。“加强体育素养,不仅需要体育课,还需要健康教育,目前看,学校健康教育的体系性和科学性都要增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科学健身与健康促进研究中心主任徐建方说。  为了让学生享受到体育的快乐,北京陈经纶中学帝景劲松分校的老师们花了不少心思。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开设了“体育健身与游戏”选修课,让原本不愿动的孩子活跃起来。“3年来,选修班不少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从及格变成良好、优秀,孩子们打心底里盼着体育课能上久一点。”该校体育教研组组长刘娓楠说。  户外锻炼不仅对孩子生长发育大有益处,更能有效防控近视、肥胖等问题。尽管有“每天锻炼1小时”的硬性要求,但孩子们在学校的户外活动时间仍显不足。徐建方认为,孩子先要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技能,然后选择一两个有兴趣的项目,有助于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有乐趣才能坚持”。  孩子放学回家后的运动氛围,要靠家长去营造,让体育变成家庭的传统、家人的相处方式。孩子生活在这种环境里,产生运动兴趣也就水到渠成。徐建方建议,“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平时多和孩子一起运动,不仅形成体育交流,也能构建良性的亲子关系。”  从检查治疗到综合防治再到健康管理,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作正在转变  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4个不大的校区搭起800多张乒乓球台。一到大课间,整个学校都是“乒乒乓乓”的热闹景象。选择乒乓球作为开展校园体育的主项,既是因地制宜,更有一层深意——让孩子们眼神明亮地奔向未来。该校副校长童欣表示,打乒乓球可以锻炼孩子眼肌运动能力,抵御眼轴异常增长,有效促进学生视力健康发育,“今年我们学校近视率是36.5%,低于平均水平。”  芦咏莉介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结合教师特长和课标要求设计出“体育走班制”,学生可以根据兴趣打破班级限制加入体育项目班,课外也有丰富多样的体育社团作为补充。“我们还开展了‘云炼营’活动,登录线上平台会有专业教师带领学生锻炼1小时,内容有趣味体能训练、健脊操、武术操等,效果非常好。”  除了学校给力,一些地方也在探索构建针对儿童青少年体质的防火墙。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制(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杨莉华介绍,专门研发的“智能监测与数字化学生视力健康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学生规范完成每学期两次的视力自测,还可以对他们的课堂读写姿势、用眼环境等进行监控。目前,武汉已经对全市90%以上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近视率建档和数据分析汇总,建立起学生视力健康管理综合防控体系,通过校长牵头、班主任督促落实家庭日常管理。  从检查治疗到综合防治,再到健康管理,折射出当前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趋势转变。将防控周期和环节前移,抓早抓小,及时预警,对存在视力不良、肥胖超重等隐患的学生进行早期精准干预,才能从源头上遏制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出现,让孩子收获身心健康这一成长最好的礼物。
作者macyoyo 日期2024-02-05 浏览量735
图片
要想身体好,锻炼不能少——让运动陪伴孩子成长(上)  埋首在书桌前,做完一套卷子,北京高三学生小林习惯性地推了推眼镜。在班级里,跟她一样佩戴框架眼镜的同学还有不少。在北京每年的中、高考体检异常指标检出率中,除了视力不良外,肥胖、超重、体态不良也排在前几位。  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儿童青少年群体中也普遍存在。据每5年公布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学生心肺耐力下降、近视、肥胖和超重等问题依然存在,并呈现早发趋势。“这些问题非一朝一夕形成,原因复杂,解决起来也必然是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说。  儿童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近视、肥胖、超重等情况令人担心  国家卫健委去年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3.6%,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  “以前,近视大多集中出现在中学阶段,现在发生时间明显提前。到高三年级,高于600度的高度近视比例已达到21.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魏文斌有些担忧,由于高度近视是致盲性眼病之一,容易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高发和早发的不只是近视,肥胖、超重的情况同样令人担心。“在上海,每年暑期减肥训练营的报名者中,六七岁就来减肥的孩子为数不少。”巅峰减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余安奇表示,目前青少年肥胖有两个趋势,一是肥胖程度越来越高,二是肥胖年龄越来越小。  儿童青少年肥胖让高血压、脂肪肝等病症早发,而儿童青少年体态不良增加也让孩子的身姿变得不那么挺拔。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健康中心主任厉彦虎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不少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柱健康问题,身体姿态有问题的也不少,“久坐以及长期形成的不正确坐姿、睡姿容易导致青春期脊柱侧弯。”  近10年来,学生体质健康部分指标有回升的势头  从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到2020年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相关政策措施不断加码。近10年来,学生体质健康部分指标有回升的势头。  “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多具有滞后性,小时候体质不佳带来的危害,往往要在成年后才会逐渐显现和发生。”在吴键看来,近视的直接原因是长期近距离用眼,肥胖和超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不足,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两个原因,防控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儿童青少年在12岁之前,拥有多项身体素质发展的“窗口期”,更是运动促进智力发育的“黄金期”。但当前儿童青少年教育普遍前移,家长早早为孩子安排各种兴趣班、课外班,有的还增加了线上学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让许多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就有了学业负担,本就不多的运动时间难以得到保证。  “近视的发生,除了少数遗传因素外,更多和视觉环境及行为有关。”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副团长、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制(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杨莉华直言,快节奏的社会环境和繁重的学业压力成为近视防控的痛点。“孩子没有足够时间运动放松,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就很容易形成近视。”  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增加用眼负担,也是造成近视低龄化的重要诱因之一。医学界对近视的成因早有研究:一是光线太暗,二是距离太近,三是时间太长。儿童青少年自控力弱,家长又没能及时纠正,不正确的用眼习惯一旦形成,距离戴上眼镜就不远了。  任何儿童青少年体质问题都不是孤立的,缺乏锻炼、不良生活方式也对体重、体形产生连锁反应。“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食欲和口欲往往得到超量满足,饮食结构不均衡,又缺乏运动消耗,一些孩子甚至成了近视、肥胖、体态不良‘多合一’。”余安奇说,大家都知道“管住嘴,迈开腿”,但有多少家长能督促孩子真正做到呢?  将防控关口前移,尽可能从源头消除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隐患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儿童青少年健康干预体系,往往是近视、肥胖、超重现象严重了,才进入“亡羊补牢”的状态。  孩子一旦发生近视,平均每年会以50—75度的速度增长,但一些家长对此并不重视。近视防控重点在于早期、日常的风险监控。魏文斌建议,非学习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通过网络学习30—40分钟后,应该休息或者远眺10分钟,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家中的书桌椅应该调整好高度,读书写字的时候保持“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  用游戏等方式让孩子动起来,调动孩子兴趣是提升体质的直接抓手。“对肥胖、超重的孩子来说,至少要保证每周3次、每次1小时以上的中低强度全身性的有氧运动。”余安奇推荐,减肥的孩子适合进行游泳、快走、乒乓球等非激烈对抗性的运动,避免跳绳等对膝盖压力大的运动。他提醒家长,给孩子的饮食方面要遵循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高膳食纤维、控总量的“两低两高一控”原则。  目前,国家体育总局针对青少年标准读、写、坐、卧的姿态做出的规范指导宣传册已经在部分城市学校推广,同时还推出了适合在课间和睡前练习的脊柱操和视力操。今年暑假,全国青少年脊柱与视力健康操线上大赛吸引了21万余家庭、近75万人参与,遍及1.7万多所学校。“参加脊柱锻炼的孩子,71.1%是没有出现视力减退的。”厉彦虎指出,要将防控关口前移,尽可能从源头消除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隐患。
作者macyoyo 日期2024-02-04 浏览量709
图片
决定孩子一生的,并非是眼前的分数,反而是那些短期内好像没什么意义的事情。因为社会才是检验一个人的最终标准,而这个标准里成绩并不是唯一。上个周末,遇到了前同事和她8岁的儿子。刚寒暄几句,她便跟我抱怨起来:你说说,我家孩子是不是太笨了啊?我一不让他出去玩,二不让他操心生活上的事,所有时间都留给他读书学习,可这成绩总是上不去啊。怎么才能让他脑子开点窍?我仔细观察了下她儿子,本该是活蹦乱跳、阳光洒脱的年纪,可他却满脸的无精打采,好像对周遭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即使他妈妈当着我的面这么说他,他也像是没听见一样。这让我想起,北京协和医学院心理学专家杨霞老师的经历。她在过去30年间,接诊过超10万问题儿童,结果发现:很多孩子之所以专注力不行,拖拉不自觉,情绪不好,厌恶学习,核心原因是在运动和劳动方面过分匮乏。运动,是大脑发展最好的营养剂杨霞老师自己培养出了一个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说起教育儿子的经历,她最重视的一件事就是带孩子运动。她说儿子并非天才,恰恰相反,小时候儿子很容易分心,协调性很差,情绪也很敏感,但是她没让儿子上过任何课外班。从儿子4岁开始,她就坚持带他爬山,从2小时慢慢延长到4小时。有一次,在爬山的过程中,儿子看到了一些刻了字的石碑,他不认识那些字,于是迸发了要学拼音、查字典的想法。即使老人在家看电视很吵闹,他也能一个人聚精会神地研究新华词典。短短几个月,他就把整本字典学会了。儿子读大学的时候,他们一起去了世界十大徒步路线之一的环勃朗峰,6天走了85公里。而那一年,儿子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一开始成绩有b有c,最后一跃成为全a。杨霞说,其实大脑最重要的营养剂,首先就是运动。李玫瑾曾经也说过,那些运动场上特别活跃的,学习一般都特别优秀。经常运动的孩子,大脑真的会变聪明。就像浙江的学霸朱科航,毕业时收到了哈佛、斯坦福等9所世界名校全奖直博offer。但他的父母,对于他的学习一直没有特别苛刻的要求,也没带他去过辅导班。别人补课,他就在玩溜冰、玩滑板、玩魔方。到了节假日,父母就带着他去乡间或者山野亲近自然。看到儿子抵抗力太差,总是生病请假,妈妈就趁周末陪他一起骑车去外婆家,一趟来回要4个多小时。慢慢地,妈妈说很明显能感觉到儿子做事变得特别专注,效率也提高了。初中阶段,别的孩子一般要在晚上11点左右才能完成作业,他9点前就能全部做完了。为什么运动能有如此神奇的效果?为什么那些爱疯爱玩的孩子反而成绩更好呢?哈佛医学教授约翰·瑞迪,经过多年跟踪调查和大量研究后给出了答案:运动不仅能健身、锻炼肌肉,还能锻炼大脑,改造心智与智商,让孩子越来越聪明。因为大脑内的每个神经细胞,都是通过树状分支上的“叶片”相互接触,而运动恰恰可以促进这些分支生长,从根本上增强大脑的功能。同时,教授在自己的著作《运动改造大脑》中还给出了三个建议,父母可以照着做:带孩子寻找一种喜欢的运动,然后坚持下去;不断丰富运动的种类,激发大脑活力;在运动后,开展具有挑战性的脑力活动。那么,孩子什么年龄适合什么样的运动呢?2岁以下2岁以下的孩子,心肺、脊柱、骨骼等都尚未完全发育,所以应该以建立运动规律为主,让孩子对运动有认知就行了。比如说,可以让孩子多多练习翻身、爬行,训练四肢的活动能力。3-6岁(幼儿园时期)这一阶段是孩子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发展的黄金期。3岁左右,可以尝试骑平衡车和自行车,这可以充分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一些攀爬类运动,还有跳绳、踢足球等等,也可以让孩子慢慢尝试。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适合参加对抗性、竞技性非常强的项目。6-12岁(小学时期)孩子进入小学之后,也更加喜欢跳跃、球类运动。父母可以带孩子出去跑步,或者游泳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还可以适当给孩子增加一些简单的对抗项目,比如击剑、跆拳道。一些小的负重力量训练,比如仰卧起坐、哑铃操等等也可以尝试。数据显示,10岁是孩子的发胖高峰,有些孩子还容易出现激素紊乱,所以每天至少要保证30-60分钟的运动时间。13-18岁(初高中时期)进入青春期后的孩子,骨骼质量和肌肉含量也会激增,到17岁基本接近成年人水平,这个阶段孩子的爆发力、速度、耐力等都在快速增长。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等等运动都可以自由选择,主要还是要看孩子喜欢什么。父母们可以在遵循孩子成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带孩子接触不同种类的运动,让孩子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做家务的过程,也是塑造大脑的过程杨霞老师在儿童咨询门诊发现,很多孩子几乎不做任何家务。有的6岁还在喂饭,8岁还不会系鞋带,去哪儿都要人接送。而这样的孩子,在学业上也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上课无法专心听讲、写作业非常困难,有的经常丢三落四,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杨霞老师说,自己的儿子5岁就开始负责扫地、拖地、洗碗等家务了。大一点了还要给全家做早饭,练就一手好厨艺的同时,也给了大脑锻炼的机会。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研究过,孩子的发育,最早是通过动作来发展思维的,越喜欢动手的孩子,大脑发育越完善。科学家为了测试脑神经的生长,曾用小猴子做过实验:五根手指的运动,都在大脑中有对应的指挥区域。如果其中一根手指长期不用,大脑中对应的指挥区域就会慢慢消失。由此也证实了:大脑神经需要更多的外部刺激才能不断生长。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动手的机会,记忆、判断、分析、思考等等与智力相关的功能也会越来越差。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曾说:“很难想象那些只会念书,连煎蛋、煮蛋都不会的孩子,会懂得怎么做实验。”他家有兄弟三人,全都取得了博士学位,而妈妈从小就给他们灌输“家务意识”。妈妈要求他们都要学会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朱棣文上学时候带的饭菜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孩子做家务,表面上看起来是“动手”,其实是在“动脑”。 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动手能力的强弱与脑前额叶的发育密切相关。因为缺少家务锻炼,现在孩子的脑前额叶发育越来越迟缓。而脑前额叶的功能包括记忆、判断、分析、思考、操作,是与智力密切相关的重要脑区。(蓝色部分是大脑的前额叶)正如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尖上。哪怕是洗衣刷碗、整理书桌这样的小事,都是在塑造孩子大脑,让孩子越变越聪明。人民日报也曾推荐过孩子做家务年龄对照表,各位家长可以参考执行。从小“动”起来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获得幸福唐江澎校长曾指出当今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身体素质差、自理能力弱。他强烈建议父母,有两件事一定要陪孩子去做:锻炼身体和做家务。要让孩子从小运动,从幼儿园开始整理东西。可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运动和学习是冲突的,做家务更会耽误孩子的宝贵时间,只有成绩和分数才是实实在在有意义的。却忽视了,运动和家务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有个同事,来公司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从普通职员一路晋升到了公司总监。他上班从没有迟到过一次,每天都是笑容满面地来上班,整个人看起来很有活力。领导交代的任务,也总是能在规定日期内完成,绝不拖延。他还特别注重细节,哪怕是一个小标题,也会不断推翻重想,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他的主动性、责任感、还有那种对工作特别专注投入的精神,让同事们都刮目相看,他也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别人都问他,你是怎么做到这么有干劲、这么自律的?他说其实他早就养成习惯了。他的生活一直非常规律,从小就喜欢运动,哪怕工作了也会每天坚持抽30分钟运动,跑跑步、打打球,时间多的时候就去爬山、游泳。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做饭,他说自己特别喜欢研究各种吃的,以前做给爸妈吃,现在做给老婆和孩子吃,他很享受这种感觉。你看,运动和家务从来不是浪费时间的无用功。它们在塑造孩子大脑的同时,还能让孩子在日复一日中养成独立、专注、坚持、自律的习惯。而这些好习惯,恰恰能给孩子的未来“添砖加瓦”。就像哈佛“格兰特研究”所证明的:成功和幸福往往来自在童年时做过的细碎的、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琐事”。它们不仅锻炼了孩子的习惯和本能,还在潜移默化中激发着孩子拥抱生活的热情。孩子总归要离开我们,走上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自己的人生。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生存的能力、向上的心态,他们才能够扛得住人生路上的风雨,接得住未来生活的变化。所以,别再让孩子成天静坐苦读了,快带孩子一起动起来吧!36号公园的课程特色进入中国5年,36号公园总结出了适合中国2-9岁儿童的先进教法理念,课程以「动态+静态」双渗透教学模式为基础,建立「运动力/学习力/心智力」三大综合能力发展模型,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学习特点的孩子的各项具体学习需求。核心课程运动优学力运动优学力课程是36号公园的核心课程,每节课都包含「动态」运动力训练和「静态」学习力训练两部分,课堂教学均从运动出发,进而全面培养孩子的7大素质,目标助力孩子收获「优学力」--- 优化孩子的学习能力。并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学习目标等,将运动优学力课程分为以下阶段:优脑+优能(2-6岁)学习目标:脑力全开、思维赋能、让孩子的学习抢先一步优升课程(5-7岁)学习目标:语数双备、科学幼升小、能力衔接/思维衔接/习惯衔接优学课程(7-9岁)学习目标:学科思维、培养尖子生、爱听课/爱提问/作业快/好/有自信配套的教学资料、能力提升方案、训练管理系统、家庭训练指导手册等,为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的保驾护航。很多家长都反馈课程▼▼▼这么优质的好课,不要再犹豫啦!培养孩子运动思维能力要趁早,提升孩子学习效率,让孩子越学越聪明!加入36号公园成就孩子美好明天36号公园坚信每个孩子都是拥有好未来的个体,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心思才力,样样聪明」,#Empower Top Student#,是36号公园给家长和孩子们的承诺。我们的吉祥物聪明鸭,在这里向南阳所有2-9岁的宝贝及家长们发出诚挚的邀请,南阳旗舰校区的免费体验活动火热进行中,我们等着你来报名参加,马上行动,还有精彩好礼等你拿~快来扫码预约课程吧~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点个 ,再点个【在看】还可以把文章【分享】给更多人喔!-END-
作者macyoyo 日期2024-02-02 浏览量683
图片
寒假是学生们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好时期。收藏这组运动指南↓↓寒假一起锻炼起来!36号公园的课程特色进入中国5年,36号公园总结出了适合中国2-9岁儿童的先进教法理念,课程以「动态+静态」双渗透教学模式为基础,建立「运动力/学习力/心智力」三大综合能力发展模型,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学习特点的孩子的各项具体学习需求。核心课程运动优学力运动优学力课程是36号公园的核心课程,每节课都包含「动态」运动力训练和「静态」学习力训练两部分,课堂教学均从运动出发,进而全面培养孩子的7大素质,目标助力孩子收获「优学力」--- 优化孩子的学习能力。并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学习目标等,将运动优学力课程分为以下阶段:优脑+优能(2-6岁)学习目标:脑力全开、思维赋能、让孩子的学习抢先一步优升课程(5-7岁)学习目标:语数双备、科学幼升小、能力衔接/思维衔接/习惯衔接优学课程(7-9岁)学习目标:学科思维、培养尖子生、爱听课/爱提问/作业快/好/有自信配套的教学资料、能力提升方案、训练管理系统、家庭训练指导手册等,为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的保驾护航。很多家长都反馈课程▼▼▼这么优质的好课,不要再犹豫啦!培养孩子运动思维能力要趁早,提升孩子学习效率,让孩子越学越聪明!加入36号公园成就孩子美好明天36号公园坚信每个孩子都是拥有好未来的个体,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心思才力,样样聪明」,#Empower Top Student#,是36号公园给家长和孩子们的承诺。我们的吉祥物聪明鸭,在这里向南阳所有2-9岁的宝贝及家长们发出诚挚的邀请,南阳旗舰校区的免费体验活动火热进行中,我们等着你来报名参加,马上行动,还有精彩好礼等你拿~快来扫码预约课程吧~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点个 ,再点个【在看】还可以把文章【分享】给更多人喔!-END-
作者macyoyo 日期2024-02-01 浏览量715
图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父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吗?孩子太自卑,怎么让TA建立信心?孩子厌学,怎么循循善诱?逆反心理太强,如何调节亲子关系?独生子女,怎样教TA胸怀开阔......其实也不难,人民日报送你“教育36计”,助你成为优秀的父母。转给家长吧!36号公园的课程特色进入中国5年,36号公园总结出了适合中国2-9岁儿童的先进教法理念,课程以「动态+静态」双渗透教学模式为基础,建立「运动力/学习力/心智力」三大综合能力发展模型,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学习特点的孩子的各项具体学习需求。核心课程运动优学力运动优学力课程是36号公园的核心课程,每节课都包含「动态」运动力训练和「静态」学习力训练两部分,课堂教学均从运动出发,进而全面培养孩子的7大素质,目标助力孩子收获「优学力」--- 优化孩子的学习能力。并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学习目标等,将运动优学力课程分为以下阶段:优脑+优能(2-6岁)学习目标:脑力全开、思维赋能、让孩子的学习抢先一步优升课程(5-7岁)学习目标:语数双备、科学幼升小、能力衔接/思维衔接/习惯衔接优学课程(7-9岁)学习目标:学科思维、培养尖子生、爱听课/爱提问/作业快/好/有自信配套的教学资料、能力提升方案、训练管理系统、家庭训练指导手册等,为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的保驾护航。很多家长都反馈课程▼▼▼这么优质的好课,不要再犹豫啦!培养孩子运动思维能力要趁早,提升孩子学习效率,让孩子越学越聪明!加入36号公园成就孩子美好明天36号公园坚信每个孩子都是拥有好未来的个体,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心思才力,样样聪明」,#Empower Top Student#,是36号公园给家长和孩子们的承诺。我们的吉祥物聪明鸭,在这里向南阳所有2-9岁的宝贝及家长们发出诚挚的邀请,南阳旗舰校区的免费体验活动火热进行中,我们等着你来报名参加,马上行动,还有精彩好礼等你拿~快来扫码预约课程吧~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点个 ,再点个【在看】还可以把文章【分享】给更多人喔!-END-
作者macyoyo 日期2024-01-31 浏览量668
图片
都说“生命在于运动”,近几年国家也号召“全民运动”,鼓励中小学生每天户外运动两小时。0~6岁,正是孩子体格发育的关键期,需要加强运动才有助于其身高以及免疫力的提升。而从世卫组织中公布的数据来看,全球有81%的青少年,运动量都不达标。究竟如何把握这个度呢?或许你需要看看这份新出的“六岁内儿童运动量标准”。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六岁内儿童运动量标准出炉,你家小孩达标了吗?不同的年龄段,孩子的运动量、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都有所不同——0~1岁:“少抱多趴”,以轻度运动为主。例如日常的抬头、翻身、坐立、爬行等,随着月龄的增加,孩子学会的运动愈发多,活动量也在增加。建议每日可以练习15~20分钟,不过要注意循序渐进,父母也要给宝宝锻炼的机会,不要成天都抱着孩子,这样才能增强其身体的肌肉力量和四肢的协调能力,孩子发育的速度也能加快。1~3岁:适度的中度运动这一阶段的幼儿肢体力量增强,加上孩子的运动神经也慢慢发育成熟,能够每天进行少量多次的中度运动,保证每天24小时内累计180分钟的运动量。不过注意:这里的180分钟,指的是全天的累计,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且也要注意循序渐进,观察孩子的适应能力,部分身体比较弱的小孩,可以适当降低标准。建议的运动方式:骑儿童车、游泳、快走等。另外这个阶段的小孩多比较好动,而且经常在地上打滚、到处跑来跑去,这些都算是运动,父母不必阻止,大可让孩子去消耗精力,晚上也会睡得更香,不过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3~6岁:以中强度运动为主根据《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中提出:学龄前儿童每天24h内的累计运动时间应至少达到180分钟。每天应进行至少120分钟的户外活动 ,天气恶劣的时候可以改成室内活动。每天应尽量减少久坐行为,60分钟左右可以起来活动一下身体。建议的运动方式:跳绳、篮球、体操、游泳、乒乓球、跆拳道等。注意的是:上述的运动要求标准,如果孩子能达到,往往比那些不爱运动的小孩平均要高出4~8厘米。这也就是说,你家小孩或许能多长八厘米。另外,户外运动还能够帮助放松眼部肌肉,缓解视力疲劳,进而预防近视。不过虽然说运动有诸多好处,还是要注意运动量的合理性,以及运动方式的选择,有些运动不适宜孩子太早做,容易加重心脏负担不说,还可能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以下运动,六岁内的孩子不宜进行1、长跑专家建议:6岁前的儿童不适合一次性路程超过2000米以上的长跑。发育期的孩子不像成人,其骨骼尚且发育完善,骨质较为脆弱,远距离的长跑往往容易对孩子的骨骼、关节造成磨损,反而影响身体健康。另外,长跑的消耗量较大,比较考验孩子的心肺功能。很多家长和孩子没经过专业的训练,跑步的发力姿势和呼吸频率都不够科学,更加容易受到伤害。最后提醒:即使是平时的短跑,也要让孩子穿上舒适的运动鞋,保护好他们的脚部骨骼发育,以免不小心扭伤或者摔倒。2、登山或者攀岩这两类运动都比较考验孩子身体的耐力,其实也就是心肺功能,由于儿童的心脏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他们的摄氧量不如成年人多。而登山和攀岩又是属于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果没注意调整,就会给心肺造成太大的压力,导致孩子气喘吁吁,呼吸困难。还有在做这两项运动前,要提前拉伸(热身),如果盲目的开始,身体没活动开,更容易出现腿部抽筋和韧带拉伤。延伸阅读:如何判断孩子的运动量是否足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观察他们运动后的状态:如果你发现他们运动完以后,呼吸相对平稳,而且神态自如,说明运动量尚可,在孩子的接受范围以内,可以根据情况适度加强运动量;若发现他们的呼吸有些紊乱,变得急促起来,面部涨红微微出汗,又开始喘气,说明运动量已经足够,不需要增加;最后,如果脸色通红、出汗量非常大,而且心率异常快,已经喘不上气,孩子几乎不能完整地说完一句话,说明运动强度较大,需要考虑降低。36号公园的课程特色进入中国5年,36号公园总结出了适合中国2-9岁儿童的先进教法理念,课程以「动态+静态」双渗透教学模式为基础,建立「运动力/学习力/心智力」三大综合能力发展模型,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学习特点的孩子的各项具体学习需求。核心课程运动优学力运动优学力课程是36号公园的核心课程,每节课都包含「动态」运动力训练和「静态」学习力训练两部分,课堂教学均从运动出发,进而全面培养孩子的7大素质,目标助力孩子收获「优学力」--- 优化孩子的学习能力。并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学习目标等,将运动优学力课程分为以下阶段:优脑+优能(2-6岁)学习目标:脑力全开、思维赋能、让孩子的学习抢先一步优升课程(5-7岁)学习目标:语数双备、科学幼升小、能力衔接/思维衔接/习惯衔接优学课程(7-9岁)学习目标:学科思维、培养尖子生、爱听课/爱提问/作业快/好/有自信配套的教学资料、能力提升方案、训练管理系统、家庭训练指导手册等,为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的保驾护航。很多家长都反馈课程▼▼▼这么优质的好课,不要再犹豫啦!培养孩子运动思维能力要趁早,提升孩子学习效率,让孩子越学越聪明!加入36号公园成就孩子美好明天36号公园坚信每个孩子都是拥有好未来的个体,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心思才力,样样聪明」,#Empower Top Student#,是36号公园给家长和孩子们的承诺。我们的吉祥物聪明鸭,在这里向南阳所有2-9岁的宝贝及家长们发出诚挚的邀请,南阳旗舰校区的免费体验活动火热进行中,我们等着你来报名参加,马上行动,还有精彩好礼等你拿~快来扫码预约课程吧~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点个 ,再点个【在看】还可以把文章【分享】给更多人喔!-END-
作者macyoyo 日期2024-01-25 浏览量742
图片
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培养数学思维——36号公园识数和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占低年级数学内容的 70%。但要达到什么程度,识数和计算能力才算是合格呢?今天分享的几道题目,总结 3-9 岁孩子从数数到计算必经的 4 大阶段。可以全面考察这两项能力,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爸爸妈妈赶紧带娃来试试吧!01 第一阶段:数形对应 年龄:3-4岁在口头数数之上,可以做到数形对应,即通过点数,手口一致地数出物体的总量。也可以按照数字的提示,取出同等数量的物体。例题 1:数一数下面一共有多少只绵羊?例题 2:妈妈想要搭建一个小房子,需要 6 块积木,可以帮忙取一取吗? 延展提升:1、给数字找朋友游戏玩法:打乱图片,让孩子将数字和图形进行匹配。2、按数字涂色游戏玩法: 根据圆圈前面的数字,填涂圆圈的数量。02 第二阶段:按群计数 年龄:4-5岁给出多个物体时,不需要每次从1开始点数,能够做到成组数数(2 个、5 个或 10 个为一组)或者直接从较大数开始数。例题 1:能用两种方法数出雨伞的数量吗?(例如:1 个 1 个数,2 个 2 个数)例题 2:先给3个草莓,再给5个草莓,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草莓?(不需要从头数,可以接着3往后数 4,5,6,7,8)例题 3:本来有 6 个足球,拿走 2 个之后,还剩下几个呢?(不需要重新点数,可以直接从 6 往回数 5,4)按群数数能力不仅能提升孩子数感,对后续的加法和减法,甚至是乘法都很有帮助。 延展提升:1、小鸭过河游戏玩法:将蓝色卡作为河流,在卡纸上以及卡纸外任意摆放若干只小黄鸭,引导孩子观察河里以及岸边鸭子个数分别是多少,两者一共又是多少。2、数字串珠游戏玩法:准备若干串珠子,任意说出一个数字,让孩子通过珠串上的珠子来组合表示(例如数字为 6,则可以取出 3 串均有 2 颗珠子的珠串)03 第三阶段:初步运算 年龄:5-6岁孩子可以顺利地将一个数字拆分成多个数字,也可以将多个数字组合成一个数字。此外,脱离具体实物,孩子还可以完成简单的纯数字算式大小比较。题目 1:把 8 拆分成除 0 以外的两个数字,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呢?题目 2:不用算出结果,直接判断左右两边算式的大小。孩子的思维在这一阶段已经逐步从具象走向抽象,基本掌握了简单的加减运算,比较突出的孩子甚至可以有技巧地进行简便运算。04 第四阶段:运算应用 年龄:6-7岁孩子已经熟练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对 20 以内的加减、进退位也逐步接触和熟悉。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可以根据应用题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同时还能灵活地掌握和运用多个算式之间的联系。例题 1:利用 3 个以上的数字,通过加减使得最终结果等于 14,你能想到几种呢?(至少 3 种,例如 14=5+5+4)例题 2:小华到商店买文具,一共带了 20 元。最后买了一本练习本 3 元,一个文具盒 7 元,请问付钱时,店员要找给小华多少钱?(孩子可以说出或者列出运算过程 ,懂得有技巧地先将 3 和 7 凑成 10,再用 20 与其相减)解题之前,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孩子正确读题,找准题目中的关键点并将其圈画出来进行理解。 延展提升:1、数字搭档:游戏玩法:爸爸妈妈任意出三个数,孩子根据数字,合理完成下方等式。例如给出 4 个数字,让孩子完成三个数连续加减等。经过测试,你家孩子数数和计算能力达到了哪一阶段?数学兴趣的培养才是关键,有兴趣的加持,孩子学习才能突飞猛进。更多趣味游戏,请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游戏资源。36号公园的课程特色进入中国5年,36号公园总结出了适合中国2-9岁儿童的先进教法理念,课程以「动态+静态」双渗透教学模式为基础,建立「运动力/学习力/心智力」三大综合能力发展模型,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学习特点的孩子的各项具体学习需求。核心课程运动优学力运动优学力课程是36号公园的核心课程,每节课都包含「动态」运动力训练和「静态」学习力训练两部分,课堂教学均从运动出发,进而全面培养孩子的7大素质,目标助力孩子收获「优学力」--- 优化孩子的学习能力。并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学习目标等,将运动优学力课程分为以下阶段:优脑+优能(2-6岁)学习目标:脑力全开、思维赋能、让孩子的学习抢先一步优升课程(5-7岁)学习目标:语数双备、科学幼升小、能力衔接/思维衔接/习惯衔接优学课程(7-9岁)学习目标:学科思维、培养尖子生、爱听课/爱提问/作业快/好/有自信配套的教学资料、能力提升方案、训练管理系统、家庭训练指导手册等,为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的保驾护航。很多家长都反馈课程▼▼▼这么优质的好课,不要再犹豫啦!培养孩子运动思维能力要趁早,提升孩子学习效率,让孩子越学越聪明!加入36号公园成就孩子美好明天36号公园坚信每个孩子都是拥有好未来的个体,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心思才力,样样聪明」,#Empower Top Student#,是36号公园给家长和孩子们的承诺。我们的吉祥物聪明鸭,在这里向南阳所有2-9岁的宝贝及家长们发出诚挚的邀请,南阳旗舰校区的免费体验活动火热进行中,我们等着你来报名参加,马上行动,还有精彩好礼等你拿~快来扫码预约课程吧~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点个 ,再点个【在看】还可以把文章【分享】给更多人喔!-END-
作者macyoyo 日期2024-01-24 浏览量667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