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变了!别光逼着孩子学习了,这件事更重要!
作者 日期2024-10-09 浏览量298

这个国庆长假,姐妹们过得开心不?

经历了开学季的鸡飞狗跳,这个假期终于让我们有机会喘口气,暂时把那些带娃的琐碎和烦恼抛到脑后。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但我更想提醒姐妹们:在关爱孩子的同时,也别忘了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还记得某校秋季运动会上的那句搞笑横幅么,“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

虽是一句玩笑话,却也是一句大实话:焦虑的妈妈,带不出快乐的孩子!妈妈脸上阳光,全家都会跟着灿烂。

6401.jpg

节前有几个好姐妹跟我吐槽,她们有些担心孩子适应不了新学期的新教材。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新学期不少的孩子都更换了新教材。上新的教材包括这些科目:小学阶段有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8个学科;初中阶段有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数学、英语、地理、生物学、物理、化学、音乐、美术、体育等12个学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教育这些年一直都在优化调整。从“双减”、“摇号”,到新中考、新高考,再到“阳光专项”和“新教材全面投入使用”,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新希望,也提出了新要求。

如果现在还用老一套的方式育娃,要哭的日子还在后头。

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变化?有没有可能做些什么,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做些准备?

6402.jpg

也许,我们可以跳出教育看教育,站在更高的位置去规划孩子的未来。

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不能只盯着作业和考试,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这几个好习惯。

让好习惯提高孩子的精神状态,再一步步增强综合能力,最后帮助孩子成为未来社会急需的新型人才。

01、运动习惯


你可能知道,美国的体育运动、体育文化非常发达,而且顶尖名校对体育生明显偏爱。就算不是专业的运动员,只要经常参加一项或者多项体育运动,也能在申请学校时获得更多的青睐。

但你可能不知道,美国孩子从小热衷于体育活动,投入体育的时间几乎能占到整个学生时代的三分之一。他们如此重视体育,并不单单是为了在升学时获得“特权”,或者成为职业运动员,而是为了从小储备足够的体能。

就像动物冬眠前要备好充足的食物一样,美国孩子通过运动积累能量,让体能源源不断地输送精神养分,支撑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

体能充足,精神才充盈,如果身体垮掉,精神很快也会垮掉。

最近两年,国内对体育也越来越重视了。大部分小学体育课都是一周五节,中考体育的分值也增加了。

这么做当然不是为了累倒孩子、考倒孩子,而是为了督促家长多去关注孩子的体能体质,重视孩子的体型发展,看看是不是长成了小胖墩儿,变成了近视眼。

我记得北大前校长王恩哥曾经说过一句话,人这一生需要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图书馆,另一个是运动场。前者是充电、蓄电;后者则是放电。

只会充电的孩子,也许可以暂时跑在前头,但懂得充电、放电的孩子,一边学习知识一边释放压力,精神也会更加饱满,更有韧性,也能活出一副电力满满的模样。

说到底,未来走的最稳最远的,一定是那些坚持运动的孩子。

6403.jpg


02、阅读习惯


大家都知道阅读好处多多。让孔子、亚里士多德和霍金跟孩子聊人生,肯定要比老母亲苦口婆心地喂鸡汤强。

有这么一组对比数据大家可以看一下:

上海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4000万字,九年时间学生要读400本书,平均每个学生每年要读45本书。

但是,这个阅读要求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世界上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他们每年人均读64本书,这不仅是指学生,还包括成人。

美国也已经全面启动了全民读书计划,每年人均读书要达到50本。在顶级美高,学生9年级开始,每天都要阅读40页+的各类书籍,还要完成文学、历史、科学、社会等各个领域的阅读任务。

我们知道,阅读与不阅读,过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但问题是,有些孩子为什么不喜欢阅读?怎么才能让孩子喜欢上阅读?

我发现,不少孩子不喜欢阅读,是因为家长老是给Ta推荐不喜欢的书。

反思一下,你带孩子去图书馆或者逛书店,是不是总喜欢挑中外名著、畅销书籍或者提高成绩的书?

6404.jpg

下次再给孩子选书时,建议别带着太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最好从孩子的年龄和兴趣出发。

比如,我儿子小时候特别喜欢拿着积木垒城堡,蹲在草里逮虫子。我就投其所好,给他买了好些画着漂亮房子的绘本,《动物大百科》《法布尔昆虫记》这些书也快被他翻烂了。

当孩子喜欢某样东西,我们再围绕这个兴趣点,给Ta搜集一些教育素材,帮助Ta加深理解、发展爱好。当Ta从阅读中体会到成就感,慢慢就会喜欢上阅读这件事。

除了保证孩子的阅读量,我还建议有时间和精力的家长,把阅读做“深”一些。

我观察过不少的孩子之后发现,很多孩子学习上出现问题,往根上说常常是因为阅读理解能力不足。一道题或一篇文章,可能看上一两遍,还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获取正确的信息。

现在的试卷越出越长。有时候一道实验题,配上背景材料,就会满满当当占了一整张卷子。孩子一旦阅读理解的速度跟不上,就会在考试中吃亏。

所以,除了培养阅读兴趣,家长还要想办法提升孩子挖掘信息的能力,丰富孩子的见识,扩展孩子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具体来说,大家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鼓励孩子涉猎各种题材的书,提高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既读名著、新闻、古文、科普读物等,也尝试着啃一些读起来费劲的内容。

二是孩子读完,家长可以问Ta书里说了些什么,对内容有什么想法或是不同的意见。这样的互动做得多了,孩子就能简单地说上几句,慢慢也会养成边阅读边动脑思考的习惯。

而一个长期坚持阅读,并以思考为内核的孩子,Ta在思维和眼界上,肯定是要超过同龄人的。

03、表达习惯


前一阵子,特朗普与哈里斯两位美国总统候选人上演了一出辩论好戏。

6405.gif

不得不说,表达力简直就是行走美国的标配。从选美到总统竞选,哪一个不得靠着三寸不烂之舌,让人家给你投票?

你甚至会有种错觉,好像不管是什么年龄段,老美各个都是社牛。但事实上,他们的能言善道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背后长期培养的结果。

有人做过统计,整个藤校联盟中差不多30%以上的学生都“玩”过辩论。培养孩子的当众演讲能力,渗透进了孩子上学的全过程。各种课程不仅培养语言能力,也培养孩子对政治、经济和各种社会现象的理解力和洞察力。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很多孩子都愿意在人前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秀一秀个人才华和领导魅力。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相对薄弱,可能更喜欢培养吃苦耐劳、老实正派这些优秀品质。

但是,一个不擅长表达自己的诉求的人,将来步入社会后可能会非常吃亏。

想象一下,在未来国际化的大舞台上,如果孩子因为内敛低调,不愿意在人前表达,或者因为表达力不足讲不好中国故事,悄悄地让好机会从手指缝里溜走,那得多可惜啊。

所以,大家真的应该让孩子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对待任何事情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不要傻傻地等着伯乐出现。

在课堂上,要鼓励孩子站起来,不只是回答老师的问题,还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别怕说错或者别人听不懂,每一次开口都是一次锻炼,说多了自然就说出经验了。

6406.jpg

回到家后,要给孩子创造多说的机会,比如带着孩子复述故事,跟他们一起聊聊感受,还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次提问。

呵护Ta的表达意愿,不光是为了培养语言能力,也是为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既可以解决生活里的问题,比如交朋友,处理矛盾,争取权益等,也可以解决试卷里的问题,比如作文写得更有文采,答题时可以更好地组织语言,辨证地输出观点等。

大家一定要把孩子的表达习惯当成基本的生存技能来培养。让孩子会做又会说,这样才能把思维力、创造力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硬实力,通过一张嘴展示出来。

说到底,我觉得一个国际化人才,语言能力非常重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曾经有人说过,小学教育就是习惯教育。

习惯都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慢慢培养。而开学的两个月内,恰好是重塑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机。

趁着孩子心气高的时候,大家可以先把运动安排起来,鼓励Ta多阅读、多表达。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想要以不变应万变,需的是体能、是认知、是沟通。

所以,记得把运动、阅读和表达这三个习惯,牢牢地焊在孩子身上。

给孩子做教育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找到适合孩子的节奏和目标。与盯着分数比起来,小学阶段先把习惯抓起来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