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疫情、5万亿计划”、体培机构应对指南
作者alex 日期2021-08-04 浏览量2673

8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提出了8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等,是未来五年开展全民健身的纲领性文件


 一、背景分析 


《计划》在8月8日“全民健身日”前出台,但在今年的大环境下,显得特别有意思:全国疫情防控如火如荼,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势如破竹,“双减”文件引起热议……


值得注意的是,《计划》的印发部门是国务院,而不是体育总局,这表明《计划》制定的出发点已不再是体育条口的具体业务,而必须从国计民生及完成“十四五”规划的角度来理解。


体育培训机构更关心的是《计划》中关于青少年儿童运动促进及体质健康方面的内容。但必须要知道,现代国家治理是一盘棋,这方面的政策要和青少年儿童的学校教育、课外辅导、健康促进的等文件关联理解,才能了解政策背后的逻辑,把握高层宏观意图。


二、政策解读 


由于《计划》内容较多,本文挑选《计划》中体育培训机构关系密切的内容进行解读。


一、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制定面向大众的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及评定体系。

【解读】:


2018年,由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等七部门制定《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中就提出要“制定实施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大力推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运动技能等级评定”。

《计划》延续了这一思路,表明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建立青少年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及评定体系,大量的青少年将参加体育项目的技能评定,这对体培行业规范化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但也要求各体培机构要积极推进教学标准化,对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重点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鼓励体育总会向乡镇(街道)延伸、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下沉行政村(社区)。加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解读】

(一)本段提出“延伸”、“下沉”的概念,这不仅是体育服务在空间上的延展,更是体育服务在功能方面的“毛细血管”化,要对接到街道以及行政村的体育需求。因此,我们建议“社区体育”可以是下一阶段各体培机构关注的重点,从校区走出来,走向街道,走向各行政村。

(二)鼓励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本不是新鲜话题,但在前段时间白银马拉松事件及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政府对赛事类公共服务的招标审查会更加严格,门槛也将更高。

全面健身培训类、活动类(如嘉年华)将会是发力点,各体培机构可以关注。

三、对队伍稳定、组织活跃、专业素养高的“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骑行、跑步等自发性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给予场地、教练、培训、等级评定等支持。将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作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

【解读】

单项体育协会在项目普及方面将起着主要的作用,因此,各体培机构要密切关注单项体育协会的动作,特别是这些“大项”的从业者,可以关注在这些项目普及过程中,在教练、培训、等级评定方面是否有切入点,如关注体育总会和单项协会是否以招标的形式购买服务。

四、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推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的体育干预,合理调整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设施器材标准,在配备公共体育设施的社区、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配备适合学龄前儿童大动作发展和身体锻炼的设备设施。

【解读】

(一)在关注的重点人群中青少年被排在前面,足见国家对青少年体育的重视。这里明确提出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表明在“十四五”期间,这份文件是推动青少年体育的纲领性文件,各体培机构仍然要仔细研究这份文件。

(二)“健康包”工程是首次写入全民健身计划实际上在2020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就发布《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青少年“健康包”征集工作的通知》,向全社会征集青少年“健康包”,其导向意义在于提高青少年健身的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弥补青少年体质健康指导的科学性、规范性的研究不足。

自上而下而言,这对青少年体培行业的统一规范的内容界定、训练方法都具有良好的意义,其本质就是围绕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系统的运动解决方案!

(三)国家对青少年近视、肥胖问题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专门出台《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关于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来解决。

因为这两个问题甚至影响到国家安全,也是每年征兵影响兵源质量的顽疾。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交叉点就是体育运动,如解决近视的问题就是户外活动、户外赛事等;解决肥胖就是运动及合理膳食。各体培机构如何依据培训项目特点解决这两个问题,非常值得深入思考。

五、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深化体教融合。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整合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健全分学段、跨区域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鼓励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

【解读】

(一)以前统一的说法是学生每天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1小时,《计划》第一次提到学生每天运动到2小时,并且分成课内和课外,这是体培机构最大的惊喜。

结合前面提到的控制近视及肥胖,以及最近“双减”政策的出台,政策制定人的意图就不言而喻了。

学生课外运动1小时是给体培机构的机会,如果政策落地,这里面可以做的内容很多:如体育托管、社区体育、1小时赛事、第二课堂等。

形式上可以是进校园,也可以是在社区,或者是入场馆,结合“双减”政策中一、二年级不得布置家庭作业,这里面想象空间很大。

(二)赛事部分的关键词是“整合”、“健全”,背后的意思是提高青少年体育赛事的规范性,细化赛事组织,提升赛事分类、组织、评价的科学性。

(三)“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在目前的大环境之下太正常了,“双减”政策中也明确提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因此,接下来各体培机构更加规范经营、遵守各项法规是应有之义。


 三、应对之道 


在解读《计划》部分内容之后,我们感觉国家非常重视全民健身开展,特别是“十四五”期间,对我国全民健身的开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对于体育培训机构而言,每一次的变化,都意味着机会的来临,只有变化才是不变的东西。


(一)、体培机构要与单项协会密切联系,借助单项协会开展标准制定、项目普及、运动技能考核等工作,同时积极参与第三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二)、关注社区体育的开展,与街道、社区合作,探索利用社区健身路径、器材开展青少年体育托管、社区训练等社区体育的发展路径。

(三)、各体培机构要重视教学产品的科学性、规范性及有效性,衔接市场的运动技能考级需求;增强教学产品研发能力,除技能教学外,研发能够解决学员近视、肥胖、体态等功能性问题的教学产品,打破线下三公里的经营瓶颈,打造标准化的产品,实现无边界的传播,降低获客成本。

(四)、各体培机构可关注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趋势。《计划》中提出推动线上和智能体育赛事活动开展,并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运动银行”制度和个人运动码。

这表明在“十四五”期间,青少年的体育健身行为将以云数据的方式呈现,学生的运动行为将得到有效监控,这将成为体育培训机构开展服务的良好抓手。

(五)、各体育培训机构开展自身的规范化建设,查找财务、消防、健康等风险点,避免虚假宣传等不规范经营行为。认清青少年儿童体育体育培训”干不了体校的事情,只是弥补学校体育的不足“业务本质,拒绝做低水平重复的事情。

(六)、积极探索”内容生产+数字化+新媒体“的企业核心组织架构,利用数字化工具及搭建新媒体运营中心,构建体培机构“全域营销”体系,打造“专家”人设,从1.0经营产品向2.0经营kol(专家人设)向3.0经营koc(忠实买家)转变。积极开展明星教练在线直播,构建企业私域流量池。

(七)、重新定位体培企业3-5年发展战略,围绕:1.优质运动育儿内容研发 2.助力行业人才培养 3.提供效率提升数字化工具 4.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等构建企业新商业模式,坚持长期主义,正确的做难而正确的事!


 四、应对之术 

提供7条具体业务转型方向:


    1、幼儿体育教育:儿童体适能为基础的课程特色,受场地、教练制约小的功能性运动馆模式,目标客户有钱、有时间、高学历等特点。


    2、刚需类体考项目:体育中考、高考、考研、考级、考证类,这类产品有高毛利,交付周期短等特点。


    3、小众高端类:弥补学校体育的不足,为学校提供高端精品体育项目课程(马术、高尔夫等),打造特色学校或园所。


    4、体育职业培训类:为行业提供必要的人才培养及能力提升方案。(专业教练员、管理人员培训等)


    5、户外营地类:迎合人的indoor to outdoor自然天性,打造户外营地精品体验课程及精品路线,满足孩子沉浸式体验的需求。


    6、体质健康管理类:解决家长痛点诉求的功能性产品或课程,如:身高、体重、体态管理等,从测评到提供一站式围绕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运动解决方案。


    7、“专精特新”定位:打造垂直领域“小而美”的企业,可以横向拓展培训品类,形成区域或垂直行业体培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