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过程中,家长和学生常常面临各种挑战。无论是成绩提升、时间管理,还是学习动力,找到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们给家长和学生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孩子们更高效地学习,取得更好的成果。
一、给学生的建议:如何高效学习
1、制定明确目标: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比如每天完成一定量的作业或每周掌握一个知识点。目标要具体、可衡量,例如“本周记住50个单词”而不是“我要提高英语”。在这里要给孩子们制定踮踮脚就能够完成的任务,而不是太过简单或者自己大口一吹想出来的任务。一定要比平时付出多一点才能够完成,从而养成长期的习惯。
2、 管理时间,避免拖延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如番茄工作法(25分钟专注学习,5分钟休息)。将大任务分解为小步骤,逐步完成,避免因任务庞大而拖延。孩子们在家里学习时最大的特征是太过放松、太过随意,晚上或周末的时间总以为还有很长。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极易被分散,把大任务分解为小步骤可以有效的聚集孩子的注意力,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3、主动学习而非被动接受上课时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参与讨论。课后通过做题、总结笔记或教别人来巩固知识。要坚持预习,预习并不是让学生把明天的课程学会,而是先看一遍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哪些自己能看懂,哪些看不懂?这样在第二天的学习听课时就会有重点了。
4、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视觉型学习者可以通过图表、思维导图记忆;听觉型学习者可以多听录音或讲解。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5、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记忆力和专注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和大脑的最佳状态。
二、给家长的建议:如何支持孩子学习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减少干扰。确保家中有一个固定的学习时间,全家共同遵守。比如可以让孩子放学回家先写一会作业再吃饭,因为我们知道,孩子一旦吃完饭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拖延写作业。刚放学回家他的思维还带有很大的学校学习惯性,这时的学习效率是很高的。
2、帮助孩子制定计划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确保目标合理且可实现。定期检查进度,及时调整计划。目标或计划一旦制定,最重要的是监督落实,否则都是一纸空文。遇到特殊情况,要有合理的补偿计划,比如:今天有突发事件,计划没有完成,不能把今天的任务作废,这样会让孩子整天都期待有突发事件。合理的应该把今天的任务分配到后边一天或几天赶出来。
3、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要事事代劳,让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做”,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现在有很多孩子一到初中甚至高中、大学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这就是平时在家里家长代劳的太多,导致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没有实践。近期国家规定高中必须双休,就是因为国家要选拔会自主学习的学生,而不是只会读死书的学生。
4、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学习压力大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如果孩子出现焦虑或情绪低落,寻求专业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非常希望自己的努力或取得的成就得到家长和大人的关注与认可,这可以让他们得到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家长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既可以增加亲子感情,又可以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护佑他们健康成长。
5、鼓励而非施压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比如,“我看到你最近很用功,真为你骄傲!”避免过度批评,多给予正面反馈,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在这里,赞扬孩子时一定要有具体的画面,不能笼统的说“你真棒”,一定要能说出具体棒在哪,比如可以说“你今天写作业比昨天少用5分钟,越来越厉害了!”、“我听老师说你你今天上课回答了三个问题,你真棒!”这一类很具体的。
6、期望值合理: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望子成龙我们都理解,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龙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孩子只要比昨天更好就行,长期下来,进步依然会很大。也不要怕孩子压力太大而整天对他说“只要你开心就好,妈妈对你的学习没有太大的要求”这一类话,这样会让孩子认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他的努力没有得到你的认可。
三、 家长与学生的共同目标:合作共赢
1、共同庆祝进步无论成绩提升还是学习习惯改善,家长和学生都可以一起庆祝,增强成就感。小奖励(如一次家庭活动)可以激励孩子继续努力。
2、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家长和学生应定期交流学习进展和困难,互相理解和支持。家长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帮助孩子少走弯路。
3、保持耐心与坚持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遇到挫折时,家长和学生都要保持耐心。相信努力终有回报,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任务,也是家长的重要责任。通过科学的方法、良好的习惯和积极的沟通,家长和学生可以共同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让我们一起努力,解锁学习的无限潜能!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让孩子增强专注力,提升学习成绩